“五一”能不能跨省出行?专家:有点难
〖A〗、“五一”完全自由跨省出行的难度较大。近日,针对“五一”能否跨省出行的问题,汕头大学病毒学家常荣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由于奥密克戎毒株的防控难度或高出德尔塔毒株十倍,因此在当前防控难度加大的局面下,“五一”完全自由跨省出行的概率不会太大。当前疫情形势严峻 本轮疫情在29个省市出现,点多面广,形势严峻。
〖B〗、疫情形势:目前已有包括上海、吉林、福建等20多个省市出现本土疫情,疫情形势点多面广,防控压力巨大。专家观点:病毒学专家指出,如果4月底到5月初全国疫情还无法实现清零目标,加之南方疫情可能进入高发期,要想五一小长假完全自由跨省出行,或许很难实现。
〖C〗、时间节点因素:如果4月底到5月初,全国疫情还无法实现清零目标,加之南方疫情或进入高发期,因此要想五一小长假完全自由跨省出行,或许很难实现。综上所述,五一小长假跨省出行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建议民众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D〗、疫情短时间内没法结束,所以专家不建议大家跨省出行。
〖E〗、专家称五一放假跨省出行或难实现是怎么回事 2022五一放假安排为: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根据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信息,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吉林、福建等29个省市已现本土疫情。
〖F〗、五一放假调休5天,跨省出行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如下:全国疫情形势严峻:目前全国已有包括上海、吉林、福建等在内的29个省市出现本土疫情,疫情形势点多面广,防控难度较大。奥密克戎防控难度高:据病毒学家指出,奥密克戎的防控难度可能高出德尔塔毒株十倍,这使得完全自由跨省出行的概率降低。

伊犁疫情为什么严重
〖A〗、伊犁的疫情严重是有原因的,部分地区防疫不当,没有佩戴好口罩,导致了疫情的大面积传播。
〖B〗、一是此轮疫情是由奥密克绒变异株BA2进化分支引起的,它的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非常隐匿,疫情形势较为复杂,给全面实现社区面清零带来了较多困难和挑战;二是对疫情管控措施还不是很到位,未能及时阻断疫情的传播;三是对高中低风险区的及时调整做的不够,造成一些居民情绪的不稳定。
〖C〗、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的疫情突发,对当地及新疆整体的旅游和航空业产生了显著影响。航班大面积取消导致旅客滞留,部分旅客连夜提前离疆。各地也根据疫情形势调整了相关政策,对旅客出行造成了不便。同时,这一事件也给航空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希望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控制,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出行秩序。
〖D〗、一是,本轮疫情流行的奥密克戎又变异了,此病毒毒量更高、传播速度和隐匿性也更强、把控难度更大,所以导致疫情清零后又反扑而来!二是,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封闭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没有严控的去把关。三是,对疫情管控措施还不是很到位,未能及时阻断疫情的传播。
〖E〗、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建国在答记者问时介绍,当前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仍处于高位,对于我国尤其是边境地区来说,疫情的传入压力持续存在,已有证据表明此次伊犁州的疫情就是从境外传入。
〖F〗、外来游客携带病毒传入境内。根据伊犁疫情防控公告显示,截止2022年9月6日,该地区属于高风险地区,实行封闭状态,由于外来游客携带病毒传入境内,致使伊犁疫情变得严重。现已全部封锁,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出门,按时做好被隔离的措施。
新疆病例是如何引发的,如何避免与无症状感染者的接触?
〖A〗、主要是与冷冻海鲜产品加工处理场所相关的聚集性暴发。对普通居民来说,最好的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的方法就是和周围的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同时正确佩戴口罩,以及勤洗手。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飞沫通常由咳嗽、打喷嚏或说话产生,可以通过近距离(一般为1米~2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B〗、新疆喀什无症状感染者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病毒的毒性减弱:大多数无症状感染者与境外输入病例有关,而境外输入的病毒毒性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导致新疆喀什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感染者主要是年轻人: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特别是29至39岁的青壮年。
〖C〗、第一,病毒的毒性下降!目前发现的主要无症状感染者大都为境外输入或者境外输入性病例相关。而之前有分析指出,境外的病毒源的毒性较早前我们国内流行的病毒的毒性要低的!第二,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大部分年纪较轻,青壮年为主!统计数据显示,29-39岁是无症状感染者分布最多的年龄段。
〖D〗、传播范围:专家建议适当扩大检测范围,尤其对于所有可能的密接、密接的密接人群要重点监测。同时,要关注首例无症状感染者所住村庄、其父母所在工厂等重点区域人群是否有外出,以避免疫情远距离更大规模传播。
〖E〗、新疆为什么那么多无症状感染者 新疆此次疫情大部分患者患病都比较轻或者很多的无症状感染者,根本原因是乌鲁木齐疫情防控及时,做到了早排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8月11日晚,央视《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专访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组成员邱海波,节目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