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乐《茉莉花》悠扬婉转、千里大运河水波光粼粼、流动起伏的曲线犹如江河奔涌……11月6日,以“江河风物 美好如苏”为主题的进博会江苏人文交流展区,兼具江南灵秀气韵与现代化发展姿态的独特形象。其中众多老字号精品陈列,更让人感受到江苏丰富多彩的消费活力和深厚悠久的人文之美。
老字号品牌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工商业文明孕育的“金字招牌”。为放大进博会“四大平台”功能,深化人文交流纽带作用,2021年起,江苏连续四年组织老字号参加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面向全球展陈精彩纷呈的特色产品、展演巧夺天工的传统工艺、展现深厚悠久的文化内涵。今年,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交织之感更加凸显,江苏这片人文沃土更显魅力。
步入展区,苏州刺绣研究所的技艺老师正现场展示“双面异色绣”的精湛技艺:细针带着1/16的丝线上下飞舞,一片深浅不同的绿叶跃然眼前,一面施针却让绣品两面呈现不同图案、色彩与针法。其背后的“四季”屏风虽绣四季之物,色彩和造型却令人耳目一新。
“《春夏秋冬》画稿由著名画家常沙娜设计,在色彩上特别融入了敦煌壁画元素。我们以苏绣技艺绣出图案,也是一种文化交融。”中华老字号企业、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燕萍指着针脚介绍,刺绣专业技艺人员褚慧芬采用传统细绣中的散套针,将花朵绣得线光明亮,丝理转折自如,用施套针绣制的孔雀羽毛松软灵动,特制的三色节节线则以滚针绣制出千变万化的线条。
此次,苏州刺绣研究所还带来《双面异色猫》与《捣练图》,尤其是《捣练图》上人物发根丝丝可见,面部十分平整圆润。“《捣练图》取材于唐代画家张萱之作。难得的是,以本身就有纹路的缂丝为绣体底料,‘针神’沈寿第二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牟志红用苏绣传统针法绣制,整体仍然非常细腻。”黄燕萍说。
除了用丝线刺绣,用头发做成精致的绣品又是什么模样?现场,东台嘉丽发绣厂带来一幅长达18米的发绣长卷《姑苏繁华图》作答。画面真实再现了姑苏城郊百里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十分壮观。令人惊叹的是,大到远山、绿树、屋顶,小到水纹、人物、服饰,均由头发绣制而成,犹如细腻的工笔画。
“这幅作品由4个人花了两年时间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台发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东台嘉丽发绣厂厂长兼总设计陈伯余说,发绣起源于唐朝,是以发作线、以针为笔绣成的工艺美术品,具有用料奇特、耐腐防蛀、质感强烈、永不褪色的特点。东台发绣也曾面临过渐趋消亡的局面,是老一辈艺术家不懈发掘和努力下才重新开花结果,如今成为继丝绣、羽毛绣之后的第三种刺绣。“我们用针尖传承艺术,需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用艺术反映时代、服务人民。”
展区内的刺绣不在少数,如何玩出新时尚?记者来到一个由上久楷、山水丝绸、太湖雪、绣娘丝绸、章语文化共同构建的丝绸艺术空间,这里既有高定礼服、轻奢装饰画,也有丝绸联名礼盒、高端真丝套件。其中,橙色“锦绣颂福”丝绸音乐礼盒犹如老式唱片机,指针搭上盘面就能发出音乐,且盘面自动顺时针旋转,兼具丝绸的柔和与音乐的动感,引起不少观众的兴趣。
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肖锦玲介绍,这只由太湖雪与苏州丝绸博物馆联名打造的礼盒,取馆藏华服纹样的吉祥寓意。礼盒独特之处在于具备“四感”:指针放到圆盘面即有音乐自动播放,为听觉;打开礼盒有一条小小的丝巾,为视觉;其中还有一只桂花香囊,为嗅觉;还有苏州传统小吃定胜糕,为味觉。今年刚刚设计推出,近期将会开售。“我们希望丝绸更加年轻化,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能喜欢上我们的产品。今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也是希望借助这个国际化平台,向全球观众展示吴江丝绸文化。”她说。
立足传统不断创新,让更多老字号活力倍增。壁龛内,来自子冈珠宝有限公司的花丝镶嵌工艺凤冠、凤钗同样令人惊艳,其以古法鎏金勾掐凤凰轮廓,嵌五彩宝石,深度融合深浅生、紧丝等传统技法,让首饰华贵又不失雅致。公司董事长郭忠华介绍,此次特别准备了“子冈匠心·凤舞簪华新品首饰”在进博会上首发,采用苏州金银细作非遗技艺,包括金银丝细作、失蜡法、镶金嵌宝石、珐琅彩等工艺,让古法黄金更显大气精致。
他表示,此次对进博会有两个期待,一是以现场定制全品类珠宝为核心业务的子冈珠宝定制坊已在上海虹口区选定店址,将于2026年开业,期待品牌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二是让非遗技艺在国际舞台进一步呈现。“子冈珠宝至今拥有323款宝石设计专利,具备包括黄金、K金、白银首饰的现场制作,及玉石、宝石、钻石等镶嵌首饰的制作能力。我们正在积累国际化设计能力,为出海做准备。”他说。
目前,江苏有113个中华老字号、352个江苏老字号,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老字号分布在食品制造、零售、纺织、文化艺术等16个行业,并涌现出宝庆银楼、南京云锦、雷允上、稻香村、松鹤楼、恒顺香醋、洋河酒等一批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为了让更多老字号持续焕发新生机,江苏一直在发力。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江苏出台《全省老字号一企一策一品一策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联合相关部门、专家学者、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为11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和10多个具有江苏产业特色的重点品类量体裁衣,精准实施“一企一策”“一品一策”,支持老字号与时俱进和多元化发展。
在具体发展路径上,江苏鼓励老字号推进跨界融合。如今,乾生元凭借“一碗书州面”“蟹逢知己”“元生缘味”三次问鼎江苏文化创意领域最高荣誉。南京牌肥皂通过跨界联合,研发出年轻人喜爱的蚕丝金箔皂、雨花石皂等。
在智慧建设方面,江苏也从未慢下脚步。记者在展区注意到,入口处大屏展示了老字号数字博物馆,可云上点击了解全省352家老字号企业,同时实现购物需求,“线下体验+线上采购”真正无缝衔接。今年展台还首次构建“人机对话+场景互动+云端联动”的多维体验场景,AI数字人“苏小妹”可根据语音指示即可换上云锦吉服、上久楷宋锦、曹裕兴蓝印花布,佩戴子冈珠宝、老天宝等首饰与观众开展互动,且能360度转身展示讲解服饰细节。
为了推动更多老字号走出去,江苏自2017年以来持续举办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每年吸引省内13个设区市及安徽、广西、山西、江西、西藏、陕西、辽宁、浙江等省外共500余家老字号企业参展,累计销售额超亿元。2022—2024年,江苏人文交流活动连续三年登榜进博会传播热度排行榜Top5。
讲好故事也要保护知识产权。近年来,江苏省首批海外易被侵权商标重点保护名录发布,推动一批老字号商标入选名录,建立和完善海外易被侵权老字号商标保护长效监管机制。在《江苏老字号建设管理办法》中,结合江苏特色,明确江苏老字号需要拥有其代表性注册商标的所有权或者独占使用权,引导老字号加强商标管理和保护。同时严格字号登记,精心组织144个省级以上老字号共同参与“老字号·正青春”系列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游客参与老字号的“探店”“鉴品”“焕新”,让老字号影响力持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