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程卡什么时候可以“摘星”?
当成都全市没有中高风险地区14天后,行程卡可以“摘星”。行程卡带星号的含义 行程卡上的星号“*”表示用户在过去14天内访问过的城市中,存在中高风险地区。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带星号并不代表用户一定去过相关城市的中高风险地区,只是表示用户去过有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
正确的问法应该是成都行程卡什么时候可以摘星(1)行程卡上的星号“*”是什么意思?表示你在近14天去过包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并不表示你实际去过相应的中高风险地区。注意:星号“*”和个人健康状况无关,仅作为包含中高风险地区城市的提示标志。
行程码摘星一般需要14天,但也可能因风险地区等级调整而提前消失。14天后自行消失:行程码上的星号在用户到达或离开某个中高风险地区之日起的14天后,会自行消失。这个时间是以用户本人的时间为计量单位,与风险地区本身的状态变化无关。
当一个地区的连续14天内没有新增确诊病例时,该地区就可以考虑摘星了。这里的“摘星”是指行程卡上的星号可以被移除,表示该地区已经达到了解除风险状态的标准。行程卡上的星号并不是绝对的限制,它只是一种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在过去14天内,曾到访过存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
...成都私家车不限行,坐公共地铁、公交如何防疫?
〖A〗、地铁出行防疫措施:佩戴口罩:乘坐地铁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这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接受体温检测:在进入地铁站前,需要主动接受体温检测,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安全。减少触摸: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地铁车厢内的拉手、座位等公共设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必须触摸,请在触摸后及时用洗手液或消毒湿巾清洁双手。
〖B〗、从最初长途汽车暂停省际客运班线和客运包车到乘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必须佩戴口罩,再到入城人员需要测量体温,成都市的各种交通出行要求已经多次作出调整。
〖C〗、成都地铁提醒搭乘地铁时请全程佩戴口罩,这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健康安全,同时成都地铁还采取了以下多项防疫措施:进站测体温成都地铁设置红外热像仪,对进站乘客进行集中测温,能自动追踪到高于33℃的人体温度,确保及时发现体温异常乘客。
〖D〗、调整公交、地铁运营频次,承担城市基本运行保障、防疫任务和确有特殊需要的市民,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出租车、共享单车不停运。来(返)蓉人员在完成“入川即检”后,凭始发地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
成都防疫政策
月20日17时起离蓉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成都其他(无风险区)区县市可正常出行,离蓉无需核酸检测报告;但如需离蓉,核酸检测按目的地城市要求执行。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去成都是否需要核酸检测报告,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出发地疫情风险等级、个人健康状况以及成都当地的防疫政策。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分析和建议:出发地疫情风险等级:如果出发地属于低风险地区,且个人无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一般情况下可能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
成都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在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成都市“25”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疫情进展极为迅速。截至发布会时间(28日12时),此轮疫情全市已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119例。更为关键的是,已经完成病例的基因测序结果均显示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76。